2009/11/27

Asian Youth Day

The 5th Asian Youth Day that commences from the 20th to 27th of Nov., this year is held in the Philippines. As a whole, it comprises two segments, first of all, the various delegates from all of Asian (Burma, Cambodia, China, East Timor, India, Korea, Japan, Pakistan, Vietnam etc. )are arranged at varying parishes and dioceses with homestays. They join the respective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Comminsion on Youth for the first three days, which is a preparation to the second part.

Having celebrated the solemnity of Christ, the King, at Mary Help of Christians Shrine of Paranaque Dioceses at where I have been staying now, then, they are gathered togehter and will have a 5-day programme, catechical lectures by His Eminence and Excenllency, and some other inputs. Meanwhile, they pray and play, share, witness as well as liturgical celebration, that of Eucharist.

It is a great apportunity for the Asain youth who come together for the same faith. Hope this will a new start and turning point for them to be closer to the Church, to God. May they bring Jesus to the World, people to Jesus as they are on the way home.

2009/11/25

礼仪改革的基本原则

礼仪改革的基本原则

不少的基督徒怀念梵二会议前的礼仪,并津津乐道地谈及弥撒礼仪是那么神圣、隆重等。 主礼面后十字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诵念着教友无法明白的弥撒经文,所以,教友只好一边念玫瑰经,一边“望”弥撒。毫无疑问,教友在弥撒中不是真正的参与者(active participants),而是旁观者(silent spectators)。
梵二会议礼仪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使教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参与者。礼仪是天主赐给教会以及其子民的礼物,应加以善用。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说得好:礼仪不应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教会活生生的祈祷。
因此,大会在礼仪改革之初,为了信友灵性的裨益,拟订了一些原则:

A、总体的原则

1、礼仪是实现耶稣基督司祭的职务
大会强调基督是礼仪的中心,他借着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回到了天父的怀抱,并因此而成为生命的赋予者。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在教会的圣事中得以延续,因此,圣事成了敬礼、朝拜天主的奥迹。因为,在礼仪的庆典中,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再次在时空中临现(礼仪6#),所以,逾越奥迹成了整个礼仪的心藏。因此,礼仪的庆祝不再停留在最起码主义的有效性上,也不单单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关心聆听、回应、分享圣事、追念基督奥迹,感谢天父的会众。

2、礼仪是教会生活的高峰和泉源
礼仪庆祝是教会最神圣的行动,尤其是感恩祭。教会与感恩祭密不可分。感恩祭建立教会,教会以感恩祭表达自己,正如教宗在《活于感恩祭的教会》的通谕中所说的一样。教会在合法牧者的主持下,围绕着同一的祭台,不断地在圣体圣事中汲取灵性的滋养。在这种意义上而言,没有感恩祭就没有真正的教会。所以《礼仪宪章》指出:礼仪不但是教会生活的顶峰,而且超越其他的一切。教会没有其它的行动可与之相比。

1、积极并主动参与礼仪
这是会议的主旋律,梵二会议对礼仪所做的一切皆是以此为目标。改变的语言、圣乐、读经等均是为了信友的益处,为能更好地参与礼仪,明白所举行的礼式。
积极、主动参与礼仪包括信友回应、对答、唱歌,但也包括神圣的静默。虽然大会强调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礼仪,但不能成为我们随心所欲改变或增添礼仪的借口。不少牧者和教友,为了使信友更积极地参与礼仪,不择手段,任意在礼仪加添非官方的“娱乐活动”,美其名曰,是帮助信友理好地参与,其实是亵渎、糟蹋神圣的礼仪。前不久,Cardinal Aranze来参加菲国亚洲主教会议时指出,教友来是为朝拜天主,不是搞娱乐活动。

2、表达教会的共融、合一
当天主的子民聚集在一起,参与同一的圣事,围绕在同一的祭台举行礼仪时,就是教会最圆满的表达,教会便成了“合一共融的圣事”。因此,团体的礼仪庆祝优先于个人的礼仪庆祝,如主日的弥撒应优先于某人的生日弥撒,换言之,主日是团体的庆祝,个人的庆祝则破坏团体的和谐。其实,这也是教会古老的传统:Stational Mass,就是所有的教友在四旬期或某节庆日等参与由教宗在大殿(Basilica)举行的弥撒。
当然,梵二后礼仪对合一的表达与特利腾的有些不同。过去曾要求“划一”(unification)千篇一律,可以说是静态的表达;现在是合一(unity)倾向于动态的表达。

3、保持优良的传统,开拓新的发展(礼仪23#)
历史在前进,教会在发展,礼仪也有其可变的元素。若有标记及仪式已过时,不能表达教会年轻的面貌时,则有改变的必要,如脱利腾弥撒的繁文缛节,但不可改变教会不可变的,如圣体圣事的材料:面饼和葡萄酒。
总之,对于传统,我们尊重、珍惜并保持不动具有历史价值的遗产(patrimony);对于可变的部分,教会当局会明智、慎重地加以分辨。

B、操作/运作原则

1、语言

直到梵二会议止,天主教会西方礼,除了使用希腊文举行礼仪外,一直使用拉丁举行礼仪,而且只有拉丁才可以合法地举行礼仪,因此,拉丁语视为是神圣的语言,教会官方的语言。但梵二毅然地改变了使用长达十几世纪的拉丁语,取而代之是本国的方言。每个地方均可以自己的方言举行礼仪,使信友Pray the Mass,not pray during the Mass,并使他们能明白领会其中的意义。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地说各方面一定都会受到影响,若现在还是以拉丁语,不用其他语言,举行弥撒的话,毕竟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信友,但可以肯定地说,信友不可能会像今天一样主动、积极地参与礼仪。

2、天主的圣言
若过去曾忽略天主圣言的重要性,那么,梵二后的今天,礼仪的中心便是天主的圣言。没有天主的圣言,没有礼仪庆典可言!
想一想便可知,脱利腾时代,我们是否可以在弥撒中找到象今天一样如此丰富的读经安排?主日、节日有三篇读经,平日及庆日各有两篇,而且在常年期内,单数年和双数年,读经一也有所不同。脱利腾时代,弥撒中的读经年年如此,选读旧约的部分少得实在可怜!

3、圣乐
礼仪的特性及美要求有圣乐的伴同,因为圣乐增添祈祷的美感和甜蜜,促进心灵的合一,使礼仪更加隆重,但是圣乐不是来自己外在的某些东西,而是礼仪本身自然的流露。
虽然如此,但不是所有的歌曲可以在弥撒中使用,教会官方推崇的是《简易的罗马升阶集》或《罗马升阶集》或 Jubilate Deo 或主教团已批准的在礼仪中使用的歌曲。如今,弥撒中的歌曲泛滥成灾,与梵二的初衷大相径庭,实属惋惜!

梵二深思熟虑后,凭着这些原则,迈出了礼仪改革的步伐,可谓是用心良苦、煞费苦心。若我们对梵二的礼仪评头品足的话,实在是辜负了梵二会议的一片苦心。

2009/11/20

Breast cancer-abortion link highlighted by Chinese study

近些来年,受到西方性开放思潮的腐蚀,我国传统的文化、伦理道德逐渐走下坡,一落千丈。中国的新闻纷纷报道,现今不少的初、高中女生,在开学之前,均在不同的医院或不正规的诊所做人工流产。

最近,沈阳的一项调查指出: 那些有过人工流产的妇女,将大大地增加面临乳癌的威胁。这项客观具有科学性的调查,对年轻的女性而言,无疑地敲起了警钟。
告诉你身边的人,尊重生命,不能做人工流产; 告诉自己不要成为"人工流产"和乳癌的牺牲品 。

报道如下:

Shenyang, China, Nov 13, 2009 / 07:31 am (CNA).- Chinese researchers claim to have found a 17 percent increased breast cancer risk among women who have had induced abortions.
Peng Xing and other researchers in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enrolled in their study 1,417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and 1,587 women without a prior breast cancer.
The researcher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induced abortion increased a woman’s risk of breast cancer by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ate of 17 percent.
According to the Coalition on Abortion/Breast Cancer (CABC), U.S. researchers have said that Chinese studies on a link between abortion and breast cancer exclude “report bias” because abortion isn’t stigmatized in China and Chinese women are considered reliable reporters for their abortions.
The CABC said a Turkish study published earlier this year reported a 66 percent increased breast cancer risk among women who have had abortions.
Karen Malec, CABC president, said the Chinese and Turkish studies are relevant to the debate in the U.S. over government-funded abortion.
“Government-funded abortion means more dead American women from breast cancer," she charged.
The CABC claimed that both studies show “honest research” in contrast to U.S. and Western governmental agencies or organizations that the coalition believes are “tethered to abortion ideology and politics.”

2009/11/18

Benedictine Monastery--圣本笃会隐修院

1、隐修院圣堂






2、隐修院的钟声

隐修院的钟声非常优美。每天清晨五时和下午五时敲两次,每次长达十分余钟。的确,这钟声为当地的居民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2009/11/16

建筑圣堂的礼仪神学

近来,本人参加了在菲国南部圣本笃隐修院的保禄六世礼仪学院举行的圣堂建筑研讨会,共二十来人,我是唯一的老外。本次研讨会为期三天,与会者获益良多!

梵二前,教会对圣堂的建筑可以说没有太多的要求;梵二后的今天,对建筑圣堂则有了很多的要求,尤其是对至圣所的要求,就是我们所谓的祭台间。因此,今天的教会不能以梵二前的思路来构建圣堂,否则,再豪华的圣堂也毫无价值可言。
的确,建筑一座新的、好的,符合梵二后礼仪神学的教堂非常难,因为,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牵涉到很多的要素。从外在的建筑材料到里面的礼仪空间、灯光、音响的设置需要有不同专家的投入,如建筑师、神学家、礼仪学家以及室内设置师等等。就我们中国教会而言,我们建造圣堂已进入了误区,至少我们温州教区有这样的倾向。只考虑钟楼(belfry),其他的一切可有可无,我甚至听说,没有钟楼的教堂就不是教堂的论调,真是贻笑大方!若如此,就是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那么,梵二后的今天,仅就礼仪空间而言,建造圣堂应考虑到:
1、信友的位置(Nave)
客观来说,这不成问题。但要考虑到团体的大小、人数的多少以及视线的问题,如信友是否可以看到主礼在祭台上举行的礼仪等。
2、至圣所(Presbytery)
A、祭台(Altar)
祭台是教堂的中心,是基督的象征,故,一个教堂只有一个祭台。祭台要表达双重的神学,即既是基督祭献/奉献的地方,又是他举行最后晚餐的餐桌。缺少其中一个,便不是一个理想的祭台。例如:



乍看起来,这个祭台不错,磐石形的祭台,象征基督没错,神学思想也很连贯。因为祭台上方有十字架,这表达了在祭台上举行的弥撒与基督十字架的祭献是分不开的。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像餐桌。
B、读经台(Ambo)
记得梵二前不分祭台和读经台,因为读经也是神父在祭台上完成。在祭台的右边读书信,读福音时,由辅祭从右边把弥撒经本拿到祭台的左边。
梵二后,教会清楚地指出,圣体的餐桌和圣言的餐桌同时滋养信友灵性的生命,信友在这两张不同的餐桌上汲取灵性的食粮。因为,基督不但临在于圣体中,也临在在宣读的圣言中。
C、主礼的座椅(Presidential Chair)
主礼是基督临在礼仪中一个卓越(Par excellence)的标记,因此,主礼座椅的位置应该明显,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应位于祭台前,以免挡住信友的视线。礼仪中,主礼以in persona Christi的身份带领整个团体向天父呈上祭献、赞美和感恩。没有主礼的临在不可能有感恩祭。
今天,看看我们教堂里是否突出了主礼的座椅,显而易见,主礼的位置模糊不清,很多时候,主礼的位置位于辅礼人员之中。这显然不是理想的做法。
A、B、C是设计至圣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礼仪空间要素。

D、祭衣房(Sacristy/vestry)
祭衣房也相当重要,一个理想的至圣所应该有祭衣房。一个没有祭衣房的至圣所就好像一件没有口袋的衣服。设有祭衣房的至圣所不但是为存放礼书及其他之用,而且也是为了更好地准备及举行礼仪。
E、圣井(Sacrarium)
可能有很多的信友没有听说过圣井,更不知道圣井为何物。其实,圣井是教会很古老的一个传统,用来清洗圣器及处理其他的圣物。为方便起见,圣井应设在祭衣房内。
3、洗礼池Baptistery
历史的资料显示,初期的教会的教堂设有洗礼池,如拉特朗大殿,以方便举行浸洗礼。而且洗礼的形状也非常特别,犹如母胎(womb),象征教会犹如母亲孕育生命,带来新生命---新教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没有洗礼池的教堂就好像一个没有womb的女人,不会生育的母亲。看看我们中国的教堂有几座设有洗礼池呢?因此,鼓励要建造新圣堂的教区,应考虑洗礼池。

那么,圣体柜(Tabernacle)怎么样呢?圣体柜可以说不是弥撒庆典中的一部分,因为,按照梵二的理想,信友应在参与的同一台弥撒中领受圣体,而不是圣体柜中圣体。因此,圣体柜可以设在至圣所外。

我们温州教区耗资一千多万的龙港无原圣母堂,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真的很可惜。首先主殿设在三楼,这为老年人实在不方便,楼道弯弯曲曲,老人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抵达主殿,虽设有现代化的电梯。这本身就不符合圣堂建筑的礼仪神学;其次,根本不实用,不能举行隆重的仪式。假设有一天,在该堂举行晋铎祝圣典礼,教区的神父加上来宾共有八十位人参礼,试想这个神圣的队伍和隆重的典礼怎么举行呢?能不能象上海徐家汇主教座堂,参礼的神父从更衣室直接隆重地进入圣堂呢?偌大的教堂更衣室又在哪里呢?更不用说圣井了?该教堂不理想应成为前车之鉴,希望其他教区不要重蹈覆辙。
相对而言,香港教区有几所非常好的教堂,富有极深的礼仪神学意义的教堂,如圣耶路热莫、圣安德教堂等,值得大家参考和欣赏。









建造上主的圣殿不是随心所欲的,一定要考虑到圣堂是为举行礼仪而建造的,不是为图外表而忽略内在的礼仪功能和实用性,若缺乏了这些最基本的功能,一座圣堂就好像失了味的盐,一无所用,仅是一座死的建筑物(dead building)。


2009/11/07

Angelus Domini---三钟经

Angelus Domini---三钟经

Angelus Domini nuntiavit Mariae.
Et concepit de Spiritu Sancto.

Ave, Maria, gratia plena, Dominus tecum.
D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
et benedictus fructus ventris tui, Iesus.
Sancta Maria, Mater Dei,
Ora pro nobis peccatoribus,
nunc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
Amen.
Ecce ancilla Domini.
Fiat mihi secundum verbum tuum.

Ave, Maria...


Et Verbum caro factum est.
Et habitavit in nobis.

Ave, Maria...

Ora pro nobis, sancta Dei genetrix.
Ut digni efficiamur promissionibus Christi.

Oremus.

Gratiam tuam, quae sumus, Domine, mentibus mostris infunde;
ut qui, Angelo nuntiante,
Christi Filii tui incarnationem
Cognovimus,
per passionem eius et crucem,
ad resurrectiónis glóriam perducamur.
Per eundem Christum
Dominum nostrum. Amen.

2009/11/04

主教的权限

对于目前的甲流感,主教的权限是什么?我们的主教不但规定弥撒中不能握手互祝平安,禁止口领和领圣血以及倒空教区所有堂区的圣水,而且正式宣布,若有咳嗽,教友不用参与主日弥撒。请问咳嗽是不是可以成为不参与主日弥撒的正当理由?

这里有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一个是当面临流行传染病时,主教权限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关于主教明智判断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即读者所提到的主教所采取的措施,的确是在主教普通的权限之内,甚至,主教可以在个别特殊的个案中调整礼仪免除特殊法的规定等。
其他的,如,禁止口领圣体是主教临时采取的措施,若没有教廷的特恩,不可以成为固定或常规的方式。
在这个做法中,基本上,主教采取的是预防性的措施,为避免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以及减低感染的危险。在较严重的例子中,如传染病肆虐盛行时,主教甚至可以采取更彻底的行动和措施。所以,当甲传染病爆发之初,教友对此又知之甚少,墨西哥巿的红衣主教甚至取消了所有公开的弥撒,长达好几个星期直到疫情稳定下来。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服从主教明智的判断。由于大多数的主教不是医生,所以他们应该请教专家关于避免传染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假定你的主教按专家建议而规定了这些做法。
在一般的情况下,中度的咳嗽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不参加弥撒的理由。但是,若他本人尚不清楚自己的病症,那么,他就不应该参与主日弥撒直到确定病症为此,以免连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