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0

辅祭主保二




圣若望. 贝曲曼斯(1599-1621)是查尔斯和依撒伯尔贝曲曼斯的大儿子,1599、3、13生于比利时的一个小镇。其父是一个鞋匠,同时在教会和不同的团体服务;其母为维持家庭的生活,不辞辛劳,她从小就教导若望和其他的兄弟姐妹热爱天主,热爱圣母。圣若望. 贝曲曼斯是辅祭的主保,11月26日是圣人的纪念日。
圣若望. 贝曲曼斯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热心和虔诚。年仅七岁,他便有了早起的习惯,每天总是怀着极大的热忱,辅两台或三台弥撒。十岁时,他对自己的父母说,他想做一名神父。于是他们就送他到伯多禄神父那里,住在那里并学了三年。在此期间,他初领了圣体。他的成绩超群出众,生活也其乐无穷。
由于其母病情颇为严重,所以若望离开了伯多禄神父那里,而且其父的生意也不景气。因此,他仅以帮手在本堂神父住房内帮忙,但,每人都希望他能继续学业,所以,他被送到另一个城巿,就读于一所教会的高中,同时兼主教座堂的指挥。后来,耶稣会开办了一所学院,若望便来此学习,他学习勤奋用功,名列前茅。他把宝贵的时间分别安排在祈祷和活动上,但他从未忘记天主在内心的呼唤和召叫,1616、9、24,他终于进入了耶稣会的修道院。
他的同伴都称他为“快乐的圣人,”因为他总是笑容满面。他对学习认真的态度以及对老师的尊敬倍受他人的喜爱。初学两年后,他19岁发了初愿并被送到罗马深造。22岁时,他代表校方参加暑期公开的辩论会。8、6,尽管他身体欠佳,但仍旧赢得了第二次的辩论会。此后,他的病情每况愈下,并且知道自己即将离开此世。一周后,他妥善地准备自己见天主,终于在1621年 8月13日,在念着“耶稣,玛利亚若瑟”时便去世了。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对圣母最好的敬礼时,他说:无论什么,不管多么小,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它。他常说,我若从小不能成为圣人,那将永远不会成为圣人。他宁愿死也不触犯修会中最小的会规。他也说,我的补赎就是过普通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珍惜来自天主的灵感。
他死后不久便出现了很多的圣迹,所以1865年,他被教宗庇护第九世宣为真福,后来在1888年,被教宗良十三世宣封为圣人。

2009/07/27

辅祭主保一

圣太西修斯(Saint Tarcisius

圣太西修斯是第三世纪的一位殉道者。对于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
他为了保护圣体而死于一群暴徒之手。因此,教宗达玛苏把他视为第二个被石头砸死的斯德望。原来,他被葬在圣加里斯多的地下室(Catacombs of San Callisto),但现今被移至罗马的圣西物斯特罗堂(San Silvestro in Capite)。圣人的纪念日是在8月15日,由于刚好是圣母升天节,故罗马年历中没有提及,仅在罗马殉道录中提到他。他是辅祭及初领圣体者的主保。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时他是一个辅祭,年仅十二岁。由于那时是教会受迫害的时期,所以基督徒不能公开举行弥撒,只好在地下室举行。弥撒后通常由执事给囚犯—受监禁的基督徒——送圣体,但有一天没有执事,考虑到他的信德和虔敬,他们派太西修去给他们送圣体。神父把圣体放在一个非常特别的圣体盒内交给他,他就把圣体放在离自己的心最近的地方——胸前。途中,一群孩子正在打球,他们正需要一个人,于是,他们要太西修跟他们一起打球。他对他们说,他不能跟他们一起打球,他们就问他拿着的是什么。他不愿对他们说是圣体,于是他们开始打他。据说,他们打了他以后,圣体却奇迹般地消失了。幸亏,来了一个人把这群孩子赶走,但是由于伤势很重,他便死于途中,葬在圣加里督斯公墓(Cemetery of St. Callixtus)。

2009/07/23

东方礼与东正教

东方礼与东正教

问题1:拉丁礼的天主教与东方礼的天主教是否有实质的区别?
问题2:教友可以参与东正教的弥撒吗?他们不是裂教吗?

答复:
由于两个问题有关系,故一并予以答复。
首先,拉丁礼和二十多个东方礼的天主教会不存在分歧的问题,但的确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这些不同在同一的天主公教会内表达不同的特性。最明显的不同莫过于外在的不同。东、西的教会使用不同的仪式举行弥撒、圣事及圣仪。
一个外人在那些有东正教会的地方,如拜占庭、科普特和印度,的确很难分辨两种不同的礼仪。不过,东方礼的天主教和东正教明显的区别在于:东方礼的天主教在感恩经中提到教宗。与拉丁礼的教会比较,东方礼教会的区别在于内在的组织。如宗主教或总主教的领导角色,选举主教的方法或在某些场合有已婚的司铎的临在的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些的不同,不会造成信仰上的分歧或与教宗首席权(伯多禄继承人)的共融。因此,教友可以在任何一方参与弥撒,领受圣体,满全罢工瞻礼日的要求。虽然在参与礼仪前没有正式的要求,但可使用古老的原则:“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因此,一个想参与东方礼的拉丁礼的教友应该知道东方礼的基本的习俗及要求并做适当的调整及适应。如,大部分东方礼在礼仪中都是站立的姿势,祝圣体圣血也不例外,拉丁礼的教友应该尊重这种传统。有些甚至在领圣体前有严格的守斋规定,拉丁礼的教友应该跟着做。经常参与东方礼的不能使一个教友成为东方礼的教友,如同一个东方礼的教友常常参与拉丁礼不能自动地成为拉丁礼的教友一样。若要正式、永久地成为任何一方都需要正式的手续。

至于,东正教的问题就有些不同了。虽然,他们享有宗徒的传承(apostolic succession)和七件圣事,但是他们不享有与罗马完全的共融。虽然如此,天主教不认为他们是正式的分裂教派。从天主教的立场来看,一个不能参与天主教弥撒的教友,若他希望,可以参与东正教的弥撒并领受圣体。同样,一个东正教的也可以在天主教东、西礼领受圣体和其他圣事。这种的参与,从来不是强制性的,往往是自由的;甚至在罢工瞻礼之日,也是自由的,不是必须的。不过,不是所有的东正教都接受这个看法,有些人对互领圣体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友们应尊重个别教会能接受的,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及做法于他人之上。

2009/07/22

认识福音中的玛利亚玛达肋纳

圣妓
大约两千年以来,基督徒们都认为,玛利亚玛达肋纳是一个妓女。她听了耶稣感人的道理后,远离了罪恶的生活,悔改了。从那时候起,她试图跟随耶稣犹如门徒一样,奉献终身、爱慕侍奉祂。
我们会认为她应该是一个漂亮、美丽、蓄着长发的妇女。她为自己的罪过而后悔,在某种程度上说,她象征着教会的悔改。在许多相片与绘画中,她被描绘为一个穿着诱人的深红色外衣——放荡的象征,蓬头散发——当时妓女特有的习俗,跪伏在十字架前或跪伏主前。
尽管如此,假如我们在新约中找这样一个有罪的玛达肋纳,我们将一无所获。我们找不到一个单独的故事能反映她整个的形象。那么,我们对玛达肋纳有罪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我们细查新约,我们得知至少有五处提到玛达肋纳。

赋予她名字的那座城
我们第一次读到玛利亚玛达肋纳,是在路加福音的中间部分。福音说,那时,耶稣经过乡村,宣讲天国的喜讯,十二宗徒跟着祂,还有一些曾附过恶魔的妇女。在她们中有个名叫“玛达肋纳的玛利亚,从她身上赶出了七个魔鬼;还有约安纳,即黑落德的家宰雇撒的妻子,又有苏撒纳;还有别的许多妇女,她们都用自己的财产资助他们”(路8:2-3)。
所以,我们看到,在跟随耶稣的妇女中,她居首位。她的名字是玛利亚,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美丽、漂亮的。这名字是耶稣时代最普通和最普遍的名字之一。因为这是梅瑟姐姐的名字(出15:20),所以,许多人都想自己的家里有一个“玛利亚”。这样,我们对这个如此经常被使用的名字就有了一个概念。这足够可以从那些在耶稣十字架下妇女的名字中看出来:“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祂的母亲(玛利亚)和祂母亲的姊妹玛利亚,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若19:25)。在这一小群的妇女中,她们都叫玛利亚。
因此,当人们取名为“玛利亚”时,他们就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加以区分。如某某人的妻子玛利亚,或某某人的母亲玛利亚,或某某人的姐妹玛利亚。不过,在玛利亚玛达肋纳的例子中,人们叫她“玛达肋纳”是因为她生于一个名叫玛达拉的小镇,该镇位于加里肋亚海的西边,离北边的提庇亚城大约有五公里。因此,玛达肋纳不是一个妇女确切的名字,而是她出生地的别名,如同我们现在所称的一样,来自巴黎的叫“Parisian”——巴黎人;或来自亚洲的叫亚洲人。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了她正式的名字了。

总是第一
在圣经中,第二次出现玛利亚玛达肋纳的是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还有些妇女从远处观望,其中有玛利亚玛达肋纳,次雅各伯的母亲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及撒罗默。她们当耶稣在加里肋亚时,就跟随了祂”(谷15:40-41)。在那些妇女中,她是第一看到耶稣惨不忍睹死亡情景的人。圣经就这样提到了她。
第三次提到她是耶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时。那时,在公议会中颇有名望的阿黎玛特雅人若瑟,请求比拉多允许他拿走耶稣的遗体。然后,他用殓布把耶稣的遗体包了起来,并把祂安放在坟墓中。此后,马尔谷加了一句说:“那时,玛利亚玛达肋纳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留心观看安放耶稣的地方”(谷15:47)。
第四次是一周的第一天的清晨。一些妇女,其中有玛利亚玛达肋纳去看耶稣的坟墓。当她们到达那里时,她们看到坟墓已开了,里面空无一物。她们看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少年,他告诉她们耶稣已经不在那里了,像祂自己所说的,祂已经复活了(谷16:7)。从这里我们得知,玛利亚玛达肋纳是最先得知耶稣复活的妇女之一。
第五次、最后一次提到她的时候,是她离开圣墓后,意外地遇见了复活的耶稣,她就向宗徒们传报了这个好消息(玛28:9-10)。

寻找七个魔鬼
正如上文所列出的,在福音中,玛利亚玛达肋纳总是出现在备受嘉许的地方。然而,传统上却把这个妇女——耶稣的一个门徒、一个忠实的跟随者、复活的第一个卓越见证人、宗徒——沦为臭名昭著的妓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一切都起源于路加隐含的记载。当第一次提到她时,路加说:“从她身上赶出了七个魔鬼”(路8:2)。读者们想知道路加这样的描述到底有何意义。因此,他们猜想,如果她身上有过七个魔鬼——用了暗示情况最糟糕的象征数字,那么,她的过去一定很可耻、很堕落。
因此,圣经的读者们也问:耶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她的身上驱逐过七个魔鬼呢?至此为止,路加福音只提到一例病人的痊愈——治好伯多禄的岳母(路4:38-39)。那么,其它的“治愈”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于是,他们试图在第二个妇女,该城的一位妇女身上找到答案,她是一个来请求耶稣宽恕自己罪过的妇人。在路加福音中,圣史在提到玛达肋纳名字之前,恰记载了悔改罪妇的故事。

以泪洗脚
的确,路加记载,有一次,耶稣被邀到一个名叫西满的法利塞人家里用餐。当他们坐席时,进来了一个城中的罪妇,她坐在耶稣的脚下,就哭开了,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被自己眼泪滴湿的耶稣的双脚。主人立刻认出了她,因为她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城中罪妇,使他惊奇的是耶稣居然允许她触摸自己。
知道了西满所想的以后,耶稣却为这个妇女辩护并借此批评了他。作为东道主的西满,当耶稣来时,他没有遵守他们的欢迎礼,如洗耶稣的脚、亲吻耶稣的脚、用香液擦洗耶稣的脚。由于这些事他一件都没有做,因此,他对耶稣的爱意和感恩少之又少。但是,这个为自己罪恶恸哭、请求宽恕的妇女却在耶稣前表现出谦卑与感恩(路7:36-50)。
在这个故事后,路加第一次提到了玛利亚玛达肋纳的名字(路8:1-3)。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假设:那位痛哭自己的罪过并得到耶稣宽恕的无名妓女,那位路加没有透露姓名以至于让读者认出她身份的妇女,就是耶稣在她身上赶走了七个魔鬼的那一位。

第二个错误
现在,玛利亚玛达肋纳,第二次与另一个妇女被混淆而成了妓女。马尔谷记载,耶稣在临死前几天,再次受邀赴宴,不过,这次是在伯达尼城内。在那里,另一个妇女——第三个,带着一瓶珍贵的香液走近耶稣,并把香液倒在耶稣的头上。在场的人都非常生气,因为他们觉得她的行为过于浪费。但是,耶稣却为她辩护并欣赏她所做的(谷14:3-9)。
马尔谷福音中的这个妇女所做的似乎与路加福音中的那个罪妇所做的一样,这个事实使得读者认为,圣史们指的是同一个人,即玛利亚玛达肋纳。因此,圣经的读者就认为这三个妇女——附有七个魔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城中的罪妇和伯达尼的妇女,是同一个人。在若望福音中,伯达尼的这个妇女就是拉匝禄的姐妹——玛利亚;到最后,她也被误认为是一个妓女。
可怜的玛达肋纳没有得到怜悯与同情。后来,传统把她与那有六个丈夫的淫乱的撒玛黎雅妇人等同起来(参阅若4:18),甚至与犯奸淫时被抓的妇女等同起来(若8:1-11)。每当福音提到无名妇女淫乱的行为时,总是归咎于玛达拉的这位玛利亚。
许多教父却反对这样的认同,如公元四世纪的奥斯定、公元四世纪的盎博罗修和厄弗冷。不过,大额我略教宗,在公元 591年的9月14日星期五,在罗马圣克莱孟大殿的一次著名的讲道中,第一次确定了她的身份。那天教宗说,“我们认为路加称之为罪人的那一位,以及若望称之为玛利亚的那一位,都是指从她身上被赶走了七个魔鬼的玛利亚。如这七个魔鬼不是指罪行的话,那又能指什么呢?”
所以,从第七世纪开始,人人都相信前面所提到的三个妇女的确是指同一人。

从罪妇到病妇
然而,那些精心研究这课题的圣经学家们反对这样的看法,并主张所指的是三个不同的妇女。
第一个的确是玛利亚玛达肋纳。现在他们认为,“被赶走了七个魔鬼”,与她过着罪恶的生活毫不相干,而是与她的疾病有关。而且,在新约中,我们也找不到一处提及,附魔的人就等同于有罪。福音中多次详细地记载这些事件,如腓尼基妇人那附有邪魔的小女儿(谷7:30)和那个从小就附有邪魔的男孩(谷9:21)。不过,在提及的这两个例子中,他(她)尚未达到判断是非的年龄,因此,他(她)也就不被认为是罪人。
再者,当路加描写玛达肋纳时,他说她是曾附过恶魔或患病而得治好的妇女之一(路8:2);他没有说她是从罪恶中悔改的妇女。因此,玛达肋纳附魔,不一定意味着魔鬼使她犯罪,使她生病倒有可能。因此,提及七个魔鬼附在她身上不是指,她是一个罪恶滔天的人,而是指她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玛利亚玛达肋纳就是那个在耶稣脚前恸哭的罪妇。

已消失的名字
因此,那个无名的罪妇不是玛利亚玛达肋纳,是另外一个不同的妇女。路加圣史以无名氏提到她。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她是第三个女人,就是在耶稣临死之前,把香液倒在耶稣脚上的那个来自伯达尼的女人呢?不,我们不可以这样认为。她们也不是同一个人。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她们在福音中做同一件事而出现呢?
圣经学家们说,在福音写成之前——因此是在福音前的传统中,有两个妇女前来向耶稣表达敬意的故事。第一个,就是用自己的眼泪洗耶稣的双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祂双脚的罪妇;另一个就是那个把香液倒在耶稣头上的妇女。第一个罪妇如此做为求得宽恕,而第二个妇女则是预报耶稣死亡的到来。当路加写福音时,他知道第一个罪妇的故事,所以就把这故事编入了自己的福音(路7:36-50)。但是,马尔谷和玛窦却只知道第二个好心妇女的故事,所以,马尔谷也把它编入了自己的福音(谷14:3-9)。

蓬头散发
当最后一位圣史——若望写福音时,认为两个故事是同一个故事。所以,他提供了另一个说法,就是把两个故事合并在一起。在福音中,他所记载的故事如同马尔谷所记载的一样。耶稣临死之前,祂受邀到伯达尼赴宴,在那里有一个善心的妇女带着香液来敷抹祂,并宣告祂的死亡即将来临(若12:1-11)。但是,若望也加入了一些来自路加故事的资料,使他自己的故事看起来更有趣。
例如,若望说, 这妇女把香液倒在耶稣的脚上!这是可笑的一件事。人们要么抹在脸上,要么抹在头上,使脸上和头上能香气袭人,如同我们今天所做的一样。把香液抹在脚上就毫无意义。毫无疑问,若望这样记载是受到路加的影响:就是受了那个用眼泪洗耶稣双脚的城中罪妇的影响。
还有,若望记载,这个妇女把香液倒在耶稣的脚上,然后擦干!敷抹香液后擦干,意义何在?这是因为若望引用了路加的记载,在路加福音中,罪妇用滴落下来的泪水洗耶稣的双脚。
最后,若望记载一个蓬头散发的伯达尼妇女。在耶稣的时代,在公开的场合,头发松散下垂是不合体统的,只有妓女才那样做。一个来自伯达尼的好心妇女怎么会被描写成这样呢?这是因为若望再次受到路加福音中罪妇的影响,采用了那些资料而成的。
总之,大众犯的错误就是把三个不同的妇女视为一人。一、附有七个魔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然后,是路加福音故事中没提名字的妓女,最后是来自伯达尼的好心妇女。她在若望福音中具有路加福音中罪妇的特征。

无伤大雅的记号
由于这些混淆不清的表达,好几个世纪以来,天主教一直以为玛利亚玛达肋纳就是一个妓女。从这个错误中,使用玛达肋纳作为妓女委婉语的习惯也就出来了。因此,那些让妓女恢复正当职业的团体被称之为玛达肋纳之家。在中世纪,私生的女孩也都叫这个名字。还有些人认为,玛达肋纳是妓女的主保。
尽管,我们在福音中看到,玛达肋纳仅是一个被耶稣治好的病危者,之后,她无条件地跟随了耶稣,在祂被钉十字架时陪同祂,协助安葬,见证祂的复活,而且是第一个实践传报耶稣复活使命的人。
但是,我还是认为,玛达肋纳没有被误传。凡是与基督相遇的人都经历了彻底的改变,并把过去的不对置之脑后。把罪恶的生活置之脑后,并且不再度那样的生活,就是彻底改变的结果。

2009/07/15

新发现

前几天,很意外地在网上发现“主教团礼仪圣乐委员会”的网站,由留奥学成归来的苏开仪女士负责。今天,邀请各位前往访问,这可谓是公诸同好。请链接:http://www.catholic.org.tw/catholic/liturgy98.html.

的确,监督、审察礼仪中的歌曲是主教团或教区主教的责任,因为主教们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的Liturgists---礼仪学家。由于,主教团或主教没有重视礼仪中的歌曲或力不从心,因此,礼仪中的歌曲“泛滥成灾,”一些粗俗、不登大雅之堂的外来歌曲,如社会上的或基督教的改头换面地进入我们教会的神圣礼仪,不伦不类(neither fish nor fowl)。这不但使礼仪“俗化,”更使教友们失去对礼仪的认同感和神圣感。因此,维护教会的礼仪及圣乐迫在眉睫。
我想主教团虽主要为台湾而存在,但也不排除为中国大陆而存在的可能。因此,主教团不但应该为礼仪在台湾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应该在中国国内的推动礼仪及出版引导发展圣乐的指南。目前,这一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属于“virgin land。”虽然我们不能否定他们的贡献和帮助,但是在不否定他们贡献的前提下,主教团在礼仪圣乐方面的力度显然不足及不够,至少在中国国内如此。诚切希望本主教团礼仪圣乐委员会的成立,不但帮助台湾当地圣乐的发展,而且应该推而广之,使之百花齐放,成为教会的春天。

2009/07/12

Graduale Romanum







本主日的领主曲





这是本主日的圣咏
Graduale Romanum
去年圣诞节前,在网上认识香港教区的一位青年教友。他对礼仪情有独钟,并在自己的博客上,谈及礼仪诸多的问题及反省。记得有一次他向网友展视了Graduale Romanum,我有时也拜读他的博文,便看到自己梦寐以求,渴望多年的Graduale Romanum. 于是,我遂留言是否可以帮忙购买,主动、热情、慷慨的他便慨然允诺。过不了多久,他通过网络为我订购,再过不多时,Graduale Romanum几经周折,终于来到我的手里,一见便爱不释手,好、真好、太好了!更好的是,他居然以此作为圣诞礼物,没有charged me,非常感谢Michael. 经上说: 乐善好施的人,必蒙上主的祝福。我的好友Michael 一定是如此。

今天突然提及Graduale Romanum, 这是因为自己多次谈及在礼仪中选用歌曲的问题。而Graduale Romanum就是教会官方标准的礼仪歌集,《弥撒经书总论》总是提到要在此歌集中选取歌曲。因为此歌集有每主日,甚至是每日的弥撒歌中的歌曲,有时也指出不同礼仪年的不同歌曲,如甲年使用A歌曲,乙年使用B歌曲。
前不久得知,台湾已经有中文的Graduale Romanum,大家可以通过此链接:http://www.catholic.org.tw/taipei/weekly/GregorianPsalm.htm,一睹为快。本人正努力想办法购买中文版的Graduale Romanum,以便在礼仪中供教友使用。 若中文版的Graduale Romanum在中国普及的话,这将会是礼仪歌曲的一大突破和指导(Guide)。





2009/07/10

珍贵的礼物

圣多明我是我的主保圣人,也是该会的创始人(Order of Preachers)。他对玫瑰经的推广和普及具有莫大的贡献。 圣多明我,为我等祈!





这份珍贵的礼物是孙修女的“杰作”,虽属临摹如她自己所言的,但是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容,并不为过。



孙修女系中国山西人,属圣母无玷圣心小修女会修女。她以优异的成绩及论文(Magna cum laude with outstanding thesis)三月份在宗座圣多玛斯大学毕业。目前,她正在准备在Mega Mall开画展,的确,我三身有幸能目睹她的画展。这是她的毕业论文画:天国的喜宴。值得一提的是,罗神父也给予不少宝贵的建议,更好地表达天国在圣经中的图像,并使之锦上添花,功不可没。




虽然认识她的人不多,但是一提起她的杰作——七苦圣母——来此进修前的杰作,大家都想认识作者。据说,在北方,七苦圣母颇受教友们的欢迎和喜爱,原来该作者就是孙修女。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饭店遇见一位山东的神父,他吃惊地说:你就是七苦圣母的作者!我曾对她说:你离画家不远了,其实她是画家,具有得天独厚的天赋,只不过还是属于尚未出名的画家。她的老师、同学都喜欢她的画,都邀请她画画,只是她时间不多了,她即将回国。回国后,她将为中国教会的艺术开辟新篇章。
愿天主赐给她特别的灵感,以属神的智慧及艺术引领天主子民追求并迈向真、善、美、圣。

2009/07/09

殉道者的血是信仰的种子

今天为中国教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纪念中华殉道诸圣及真福。
因此,前几天在香港礼仪委员会的网站下载了专用的弥撒经文:进堂咏、集祷经、读经、献礼经、及领圣体后经。这些经文非常优美,令人陶醉,如集祷经。

Collect
Almighty and ever-living God, you have raised the Chinese Martyrs and Blessed to be models of our faith. Through your grace, they had the courage to witness to your Gospel by giving up their lives and with sanctity. May their blood and zeal continue to nourish the seeds of faith in the Chinese people, leading them to know and love you. We ask this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your Son, who lives and reigns with you and the Holy Spirit, one God, for ever and ever. Amen.

这集祷经的优美之处:内容、结构。

内容:全能永生的天主,你哺育了中华殉道诸圣及真福,并使他们成为我们信仰的模范。因着祢的恩宠,他们毫无畏惧,视死如归以圣洁见证了祢的福音。求祢使他们的血及热忱继续滋养华夏民族,引领他们认识和爱慕祢。以上......
其结构如下:
Address: 全能永生的天主
Anamnesis: you have raised the Chinese Martyrs and Blessed to be models of our faith. Through your grace, they had the courage to witness to your Gospel by giving up their lives and with sanctity. 你哺育了中华殉道诸圣及真福,并使他们成为我们信仰的模范。因着祢的恩宠,他们毫无畏惧,视死如归以圣洁见证了祢的福音。
Epiclesis: May their blood and zeal continue to nourish the seeds of faith in the Chinese people, leading them to know and love you. 求祢使他们的血及热忱继续滋养华夏民族,引领他们认识和爱慕祢。
Conclusion:以上所求......

但中文的集祷经,逊色好多!至于中英为何不一致,只好请教罗神父了。

集禱經
全能永生的天主,你對每個民族的計劃,總是神妙莫測。你在基督身上向我們揭示了苦難的奧秘,化死亡的陰影成為生命的曙光。求你藉歷代中華殉道者所流的血,使福音廣傳於這片土地,並使中華同胞早日得享作你子女的自由。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阿们!
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蒙召为信仰殉道、致命,但每个基督徒都蒙召爱慕天主,迈向成全(参阅昨日圣玛利亚、葛莱蒂诵读)。

2009/07/07

The ends do not justify the means

这是基督徒伦理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若某人有好的意向,但若使用不道德的方法达到其目的,那么,好的意向/目的未必是好的,同样具有污点 (参阅天主教教理1753)。记得我们的教授罗神父在自己“为一切人成为一切人”的博客上说过类似的话:好心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

遥想当年,厄里来先知感叹道:“我为上主万军的天主忧心如焚,因为以色列背弃了你的盟约,毁坏了你的祭台,刀斩了你的先知,只剩下了我一个,他们还要夺取我的性命” (列上19:14)。当耶稣在耶京洁净圣殿时,若望圣史记载了门徒想起了经上所说的:“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耗尽”(若2:14)。

近来,我也经历了他们的这种感受。前几天我受中国留菲学生团体(China Mission Community)之邀,参与该团体二周年的庆典弥撒。该团体由一位神父负责,由教友学生,修女、神父及部分非教友组成。弥撒的前前后后,使我倍加难受与伤心。我为礼仪忧心如焚啊,天主!

1.读经台非常严重地被滥用(absolute abuse)
弥撒前,一位修士在读经台上告诉大家弥撒中的注意事项。在领圣体后经之前,该团体的负责人在读经台上感谢某某神父、修女、修士等;此后,又有神父在读经台上感谢该团体的负责人......
我不怀疑他们具有善意,但是怀着这份善意而漠视天主圣言的尊贵,我不敢苟同、不敢恭维。首先,被祝圣的读经台是专门为天主的圣言而服务的,而且总论不断、反复地强调,读经台只可宣读天主的圣言,不可另作他用(参阅309)。其次,也表达了我们对天主圣言的认识、态度、意识以及尊重。教会教导我们:教会尊重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启示21,教理103)。我的灵魂,你想一想?

2、答唱咏
弥撒中的答唱咏富有新意,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往是教友一起咏唱一首圣歌来代替答唱咏。该弥撒中答唱咏的创意就是:不是会众一起唱,而是以电脑通用视频播放、投射出来。竟有“创意”到这个地步,实属罕见,空前。虽然,播放的内容与答唱咏的内容相似,但.....明显的错误是,以非圣经作品取代天主的圣言(总论57)。其次:active participation又表现在哪里呢?这种创意在礼仪中愈演愈烈!

3、投射所有的礼仪经文
这对梵二主张的积极参与弥撒的精神是莫大的曲解和误解。从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直到最后一字不漏地把所有经文投射出来。读经的内容当然不用说被投射出来。
其实,圣道礼基本的原则是:圣经是用来被聆听的,诚如总论所指出的。更糟的是,越来越多的堂区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把读经的内容投射出来,好使教友“一目了然。”这是适得其反。此外,在弥撒第一部分的圣道礼中,主要要求参与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天主的圣言上,即圣言的餐桌。因此,读经的内容一旦被投射出来,参与者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不是在读经台,而是上显示屏。这不但使读经台(Ambo,elevated platform)失去其本有的功能,而且也分散参与者的注意力,是双重的损失,可谓得不偿失。
主礼讲道的内容也是如此。更有意思的是,主礼每次都是在说文解字,抽空了天主圣言的内容,为其本人是相当了不起,为我却是可悲的。

4、请非教友往xx神父处接受降福
领圣体前,有一位神父又一次地站着读经台上说:请非教友往xx神父处接受降福,For those who are non-Catholics, please approach Father xx for the blessing.
这又是一个新”创意.” 殊不知,教会不欣赏这个“新创意。”That is going too far. 去年曾提到领圣体时降福的问题,当然不可以,我的兄弟。

还有其他的,就不提了。总之,礼仪严重地被误用、滥用。

的确,梵二要求积极参与弥撒,但绝对不是要求主礼或神父随心所欲,擅自篡改礼仪(礼仪26,22)。

天主,请宽恕我们的罪过以及对祢的侮辱。

2009/07/04

弥撒中的圣母经

一位加拿大的读者问:
1、信友祷词后可以念圣母经吗?
2、讲道后或弥撒后可以念圣母经吗?

第一问题的原则是:若是地方的传统习惯,那么,可以念圣母经作为最后的祈祷,但不可以圣母经取代主礼的结束祷词。
第二,讲道后加念圣母经,我持怀疑态度,尤其当全体一齐诵念时。这可理解为把非官方的祈祷加入弥撒。有人辩护说,在这样的例子中,圣母经作为结束的欢呼类似于“耶稣基督永受赞美。”教宗常以此开始并结束道理(sermons)。若以此方式解释,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虽然,在中文中,sermons and homily,同为讲道或道理,但是:前者指弥撒外的道理,而后者则专指弥撒中的道理。
我本人不理解为何弥撒以圣母经结束。若把这些祈祷加在官方的祈祷中,那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那是热心敬礼的一部分,拉长弥撒后的感谢,那么弥撒礼成后的圣母经则无可非议。

2009/07/03

礼仪中的司仪

读者问:
1、 在有九位神父及两位主教参加的会议中,一个教友领导“受权”修士每天请圣体到大厅进行四十五分钟的明供圣体,然后,举行圣体降福。修士可以举行圣体降福吗?
2、 弥撒中共祭神父的位置应在何处?
3、 在弥撒中司仪可以对主祭或共祭者指手画脚吗?

在该会议期间,每次做弥撒主教们与司仪在靠近祭台处就坐,神父们则坐在教友面前,离主教有15至20 米之间,尽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神父与主教坐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共祭神父一定要服从教友“领导”的安排吗?他们有权力安排神父这样或那样吗?
主礼可以说:“我不需要司仪吗?” 在会议期间的弥撒中,司仪对主礼说“我负责今天的礼仪。”


教授回答:
1、当圣职人员在场时,非圣职人员明供圣体是 abuse,更严重的是修士举行圣体降福。只有圣职人员可以举行圣体降福。该修士可能要受到教会的惩罚。
这样的例子在菲国极为普遍。本人知道,每周四圣言会的一位修士在他们修会的堂区举行圣体降福。这使我惊讶不已。感谢天主,据本人所知,中国的教会还没有听说有这样的先例。

2、《弥撒经书总论》指出,共祭的神父尽量地坐在至圣所内,若共祭者过多,他们应该尽可能靠近祭台间,并且共祭者和辅礼人员的中间不可以坐教友。

3.《主教礼书》34-36号对司仪的角色有清楚的描述:为使隆重的庆祝有序地进行,司仪是在礼仪中服务的人。因此,他需要准备、指导并和主教及负责其他部分的相关的人员合作。他应该遵守礼规,和礼规的真正的精神,并遵守特殊教会/堂区具有牧灵的价值的合理的传统习惯。在礼仪开始之始,他应与领唱员、辅礼人员及共祭者协商相关的事宜,如使用的经文等,但在礼仪中,他应谨慎,没有必要时,他就不应该讲,也不可以把执事或辅礼重新安排人员在主礼旁边。司仪应本着尊敬、耐心及用心的态度执行职务。
文件对司仪的要求是:他应精通礼仪的历史、性质及礼规。同样,他也应该精通牧灵学,更好地安排礼仪,好使信友积极参与并提高礼仪的美感。文件提到对司仪的要求,决不是排除司仪的可能性。事实上,世界各地的主教座堂及堂区有不少非常出色的司仪——平信徒。
在这种意义上,“服从”司仪或说他负责礼仪就显得有些离谱了。因为,准备一次好的礼仪庆祝是多方合作的努力,在其中司仪事先协调相关的人员。若司仪说是自己负责礼仪,以其职务而言大概已经失败了,看出来他事先没有充分的准备。正确来讲,负责礼仪的是主礼,而不是司仪或其他人。主礼决定使用的经文,包括任选的部分或省略哪些任选的部分,唱或念等等。充其量,司仪可以向主礼建议哪些最为合适,但最后由主礼决定。在礼仪中,主礼甚至可以做一些改变,若具体的情况发生变化。由于司仪在礼仪中负责协调,因此,相关的人员应随从他的安排及指导。
尽管如此,但严格来讲,共祭者不必服从司仪的安排。这话在某些情况下是真的,但有时,如弥撒之前。很多共祭的神父突然来了,而且在很大的程庆上,事先不可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神父们应听从司仪的安排,不是出于对其本人的服从,而是出于对礼仪的尊敬。
在本人目前的堂区,总有教友指点安排神父念短式的福音,念光荣颂、信经以代替唱。甚至是他们决定穿什么样的祭披等等,岂有此理!

2009/07/01

Caritas in veritate

Following the Angelus prayer, Benedict XVI indicated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my third Encyclical, entitled 'Caritas in veritate', is now imminent. Returning to the social themes contained in 'Populorum progressio' written by Servant of God Paul VI in 1967, this document - dated today 29 June, Solemnity of Sts. Peter and Paul, Apostles - aims to delve more deeply into certain aspects of the integral development of our age, in the light of charity and of truth.

据梵帝冈电台报道:教宗结束了伯多禄和保禄的节日礼仪后,在念三钟经时向在场来自不同国家的朝圣者宣布,第三个通谕《真理中的爱德》即将面世。继1967年,保禄六世《民族发展》通谕后,在爱德和真理的光照下,此通谕将更深入探讨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敬请大家留意及关注。